父亲出生在四川农村,很穷的那种,没有土地,没有财产,父母早亡,童年时过继给大伯公,在15、16岁时,大伯公去世,从此孤身一人,靠做打工和贩卖茶叶过活。解放后,由于贫雇农的身份进入农会,正是当时的根红苗正。
51年,我父亲响应政府的号召,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,当时全乡有200多人参军。他们打着红旗,从乡里排着队伍,徒步向着远方前进,集结地在四川隆昌。而后乘坐闷罐车到达东北,也许途中有换车,但具体情况不清楚了。他所在的部队属于林biao的四野,他当年所有的奖章和部队番号,士兵证等原件都还在家里。他在军队的最高职务是班长。主要参加过的战役是上甘岭战役,不过是在外围。
每次,我的父亲在回忆那段往事的时候,并不是人们常说的那种情绪很激动,很多时候,其实是一种平静,他是意志坚定的共产党员,他有着崇高的革命理想,那不是装出来的,是他内心真正的流露。作为志愿军和四野的战士,是他一生的骄傲。
对于他的这段往事,我只能写一些片段,也是我记忆里最深刻的东西,这不是小说,是真实的回忆。
1。出发
他和乡里其他人都是自愿参加的,没有强迫,他们是真正希望可以保护我们这个刚成立的政权,虽然对于战争,他们并不是很了解。不过在行军途中,还是有人当了逃兵,远离故土,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充分的思想准备,我父亲很鄙夷的说:最先跑的就是那个扛红旗的大个子,出门才一天就跑了,怕死鬼。
2。训练
他们主要是投弹、射击、越野、等基础项目,时间很短,也就几个月吧。
3。入朝前夜
第二天就要入朝了,我父亲很清楚,随时都有可能牺牲,他和几个战友决定大吃一顿,反正日子是不打算过了,他们拿出了身上所有的钱,在丹东的一家小饭馆,点了猪头肉、酒还有其他的东西,可是运气就这么背,还没吃呢,空袭警报就响了,一会美国的飞机就飞过来轰炸了,他把猪头肉倒进包里,大家跑回部队,当天晚上跨过了鸭绿江,进入战场。
4。新兵
新兵最怕什么?炮弹。吓人啊,那声音嗖嗖嗖的,新兵一听见炮声马上卧倒,让老兵笑的不行。当他们也成了老兵的时候,怕的就不是炮弹了,而是那些打的很准的机枪。
5。生死瞬间
我父亲在朝鲜战场没有负伤,他归结起来,就是三个字:运气好。主要有以下几点
作战中没有担任过突击队,主要在外围作战,他们部队在一。二次战役中损失严重,他们是作为补充兵员进入战场的。上甘岭战役他们差点就作为主战部队了,补给、弹药、装备和遗书都准备好了,可关键时候他们被派给了其他任务,具体的没有说。我再也不可能知道了。我父亲说:要是当年我上了上了上甘岭,就不会有我们一家人。
我父亲身材很小,个子不高,这也救过他的命,当年他们在行军途中遭遇美军飞机扫射,他棉衣两边被打了2个洞,他的一块皮也没有被碰掉,这个瘦就是好。
有一次过封锁线的时候,他跑的快,人机灵,无数发炮弹也没有打着他,而他们班里好几个战友牺牲,他的老班长被一颗炮弹直接命中,他的遗体就只有一块粘在树上的皮肤了。